这下倒好,这不中听的话,就搁在苏老太爷的眼皮子底下说了,婆子丫鬟的,是捂也没地儿捂了,只恨为何没有拦住苏锦华。
苏锦华这张不把门的嘴,真是个损人害己的利器。
苏老太爷是个清廉的文人,最注重的就是自己的名声,而如今却一股脑的让苏锦华给洗刷干净了。这不就是明摆着打他这个老头子的脸吗?
嫡庶有别是没错,但苏老太爷也不至于不把二房当自己的孩子,他火气都已经憋到了胸口,就差没举起杯子扔在苏锦华的脸上了。
“放肆,真是反了!”苏老太爷一拍桌子,吓得当场的人都不敢再动,苏锦华也不敢再继续说了,老太爷的脸黑的可怕“还不快把二姑娘带下去,让她在自己院中闭门思过,四姑娘出嫁前,再不得教她踏出院门半步!”
不管苏锦华再怎么嚷嚷,还是抵不过老太爷养的家丁,没一会儿功夫就给扭送了回去。
苏锦绣心中暗喜,这苏锦华分明就是想来让苏老太爷怪罪自己的,若不是自己早来半个钟,和苏老太爷说了许多,只怕今天苏老太爷可真要治她的罪。
她心里确实门儿清,并不是苏老太爷不疼苏锦华,而是她今日的言辞确实会影响到苏家的名声,若不是苏老太爷还算喜爱苏锦华这孙女,今日可非要提着扫帚给她撵出家门不可,哪儿能落到只是闭门思过这么松快的惩罚。
说得好听是闭门思过,说得不好听便是苏老太爷不想再让苏锦华冲到苏锦绣的面门上去说道了,到时候苏锦绣若是又改变了主意,那就不是一家奴仆这么好打发的了。
等人都走了,苏老太爷似乎才松了口气,收敛眼中无奈转头看向苏锦绣“让你见笑了,你二姐姐的话,可莫要往心里去,姐妹之间小打小闹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
苏老太爷既然已经答应了的事,苏锦绣没什么可担心的,她也不用再揪着苏锦华不放,反正再过一阵子,桥归桥路归路谁也碍不着谁。
看苏锦绣久久地没有回话,苏老太爷沉着气,再允诺了一番“等你出嫁之日,祖父定会为你再带些上好的嫁妆过去,定会让你挺直了腰板,就当是,祖父补偿你的。”
苏锦绣心中有些不屑,说白了,所谓补偿不过是维护着苏老太爷这张脸面罢了。
“那孙女,就谢过祖父了。”
有了苏老太爷撑腰,苏锦绣心中是踏实了,也能抬得起头,风光了,这倒是让孙氏在屋中气愤不已。
孙氏把自己锁在屋中,粒米不进的,索性还打碎了好几个碗盘子,下人哀怨连天又不敢表现出来,只能默默地收拾下去,让厨房再做新的上来。
吴家媳妇知晓她心中烦闷,也只得慢慢儿地规劝“太太,您莫要气坏了身子,就算四姑娘如今风头盛,老太爷也答应了她的嫁妆置办,但忍一时风调雨顺不是,待四姑娘嫁出去了,这苏家还是指哪儿都您说了算!”
孙氏就是心气儿高,眼里也容不下沙子的人,遇事儿喜欢钻牛角尖,吃软不吃硬的主儿。
吴家媳妇晓得,自家奴仆也都顺着,但偏生那二房的四姑娘却回回都往她枪口上撞。
“之前我就说什么来着,事出反常必有妖,我寻思着等她苏锦绣出嫁之时,安排些庄稼土地金银细软的,就当个高门妾侍的礼数打发了,我作为大房的当家主母,我也没有亏待她吧?她倒好!跑去老太爷那儿捞好处,如今还要了一家子的陪嫁仆从!”
陪嫁,还有那些老太爷决定着下来的嫁妆,那风光,都快比得上她嫁入苏家时的嫁妆了,苏锦绣不过是一个二房的女儿,她凭什么?
不过不管如何,孙氏生气归生气,她还没有不理智到去找老太爷理论,有些道理她都懂,虽然她也不太清楚苏锦绣到底和老太爷说了些什么,总之也是个有手段有心机的,否则以老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