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二百零六节、历史的重演(3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种补给要求所拖累,看来多尔衮的计策成功了,仅仅是收复阴山以南,没个一年半载都完不了事。更何况随着距离的延长,原先的筑路计划只得一并延长,甚至还必须追加大同至集宁公路,以及榆林至归化的公路。

发现了这个问题之后,一点都没有春节将至的喜庆,忧心忡忡的姜田赶紧从工地上跑回来梳洗一番,收拾整齐了之后马不停蹄的赶往紫禁城“再这样下去,别说是年内扫荡蒙古高原,就是能翻越阴山都算是进展神速了。”

对着地图沉思的张韬抬眼看了看姜田,只见这位年轻的书生顶着俩黑眼圈,焦虑的说着自己的猜测,但是他听完之后只是长叹一声“看来晋商又要重出江湖了!”

姜田先是被张韬的说法搞得一愣,随即便明白了他的意思。低头沉思了片刻后转而问到“这回该不是又要我去牵头吧?”

晋商,凡是熟悉明清历史的人都无法忽视的一个势力,无论是明末的“卖国求荣”还是清末的“汇通天下”,无论是喜欢还是鄙视,没人能否定这帮山西商人凭着自己特有的精明,创造出了怎样一个商业帝国。没人敢忽略这帮人的活动能力,张韬一开始封杀晋商,其实也有着防止其渗透腐蚀新生政权的意思。

但是他心里很清楚,除非建立国有制的经济,否则只要商人这个职业还存在,就不可能给一群人强行安排一个职业直至天荒地老,这个例子只要看看前明对社会阶层的划分就知道。他的本意也只是敲山震虎,让那些妄图在新朝搞权钱交易的人有个警醒,所以当北伐的步伐比他预想的还要顺利时,这个打了一辈子仗的人知道要巩固胜利果实,后勤的补给能力至关重要,如果再考虑到恢复当地统治的需要,那么运输的水平将决定中华的政权能延伸多远。

于是,在大年二十九的中央邸报上,一条让天下商人兴奋的消息被刊登了出来,这条消息的大意就是,凡是向最近收复的地区贩卖运输中央指定物资的商人,可以根据其运量获得相应的盐引!并且该政策适用于普天之家的所有人,哪怕你是外国人!

很熟悉是吧?这不过就是历史上同样政策的翻版,因为食盐专卖制度一直是掌握在国家手中,所以民间商人要是想染指,除非是贩卖私盐,可是获得盐引之后,任何人都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合法食盐经销权,这个诱惑对于商人来说堪称是瘾君子看见毒品一样。哪怕在这个中华朝,官盐的质量与价格与私盐不相上下,利润比历史同期低了很多的情况下,还是会让很多人铤而走险。

这条消息发布之后,姜田知道按照这个时代的效率,要想获得满意的效果,必须让消息传播的更广泛,并且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回家过年的他除了继续监控着整个后勤系统之外,还让赵直编排了一些关于北上贩运物资的小段子,他知道很多人一直都徘徊在赵老板那边的茶馆里,就是为了能获得自己这边只言片语的内部信息,那么所幸自己就利用这些人一下。

结果没有让姜田和张韬失望,晋商以其独特的商业头脑敏锐的意识到这是让自己翻身的绝好时机,毕竟自己这些人当初可就是走的这条路线,只不过那时候向关外贩卖物资被称为卖国,现在却变成了响应国家号召!于是没等到过完年,刚刚大年初三就有一个人登门拜访,并美其名曰拜年!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年在行人司混日子后来又被外放调查北方农业的丘田,按理说他也算是靠新派官员晋身的,所以过年时亲自前来拜访也算说的过去,可是姜田和他没说两三句话之后,就听对方将话头引向了另一个方向。

“说起来,下官曾受皇命所托考察黄河以北的乡村,回来后虽然将一些所思所想呈于君前,但这些年阅历渐丰再回头思及过往,才发现自己原先所想多有幼稚之处。”

听他这么说,姜田很自然的问了一句“哦?丘兄可有新的见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