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
虽然这个比例看着很高,但是相对于计划来说,则是远远不够,例如按照目前适学儿童数量最少2亿计算(实际上不止),光是每年的牛奶计划,就需要花费365亿元。
这还是我的天玑乳业公司以成本价计算的。
而为了让所有适龄婴儿、儿童和少年接受免费的义务教育,而教师队伍暂时无法扩大的情况下,我们还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来弥补这块短板。
还有为了容纳这么多孩子学习,需要投入的一次性固定投资金额也是巨大的,而且后续维护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其他林林总总的运营成本就暂且不算,就这些方面需要的投资,远远超过了财政支出的资金规模。
按照1983年财政收入5000亿计算,25也就1250亿元,剩下的还要进行校舍的修建,教师工资的支付,以及一些教学用品的购买等等,绝对是亏本买卖。
这里面唯一的盈利希望,就是寄托在未来国家财政状况的改善。
即使未来实现了盈利,也会将盈利规模控制在5以内,这么做的目的还是保证国家教育的质量跟得上时代的变化。
所以这个比例看着很高,其实实际获得的资金并不是很高,这就相当于将未来不确定的财政资金通过这种途径分一部分使用在当前时代,其中利弊我相信政府自有一个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