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以来一直支持的恩情。
所以呢,阎忠想了想,便来了个投李报桃。
遣人送信回西县,让阎家家主从家中,挑选一女许给华车为妻。以姻亲的关系,让华车和阎温两人的配合更加亲密无间。
其三,是关于百工署和情报系统的建立。
当华雄将方才与李俊、墨者商议的事情,事无巨细叙述了一遍后,阎忠就揪着胡须,陷入了好久的沉默。
他是大户人家出身,也是儒家学说的得益者。
对于墨家学说的思想,虽说没有厌恶,但也谈不上喜欢。
“先生是否在担心,墨家与李家会由此坐大?”
看到阎忠许久没有开口,华雄便试着问了句。
“不是。他们既然是依附,再怎么坐大都无法反客为主。”
阎忠摆了摆手,然后就目光炯炯,反问了一句,“狩元,这就是你以前说的,不破不立吗?”
不破不立,是当初两人第一次见面时,华雄提出来的看法。
当时阎忠因为怂恿皇甫嵩南面称制不成功,弃了官职归乡里隐居。他对大汉朝的看法是积重难返,便想辅佐一人踢开刘姓汉室,从上至下改革,整顿时弊,让四海再度升平。而华雄则是认为应该推翻不断制造弊病的基础,打破以前的规规框框,将一切重新洗牌。
那时候,他们两人因为理念相同,所以才成为了师徒。
如今华雄想扶持起墨家,让他们学说思想有机会发光广大,阎忠将之看成“不破不立”做法的执行,也不意外。
现在是儒家的天下嘛。
想扶起墨家,势必会打破一些规矩。
被问的华雄,当即愣了愣,随后才露出了笑容,侃侃而言。
“回先生,雄对儒家与墨家,并没有什么喜恶之分。如今举国叛乱烦扰,我只想不拘一格收拢一切助力。将墨家扶起来,也是只想着它会有利于武都郡的民生,以及军中器械的打造。如果先生将之看成打破一些规矩,也算是吧。”
的确,有后世灵魂的他,对儒家也好,墨家也罢,都没有喜恶之分。
取决喜恶的标准,是对自己是否有利。
阎忠听闻,再度陷入了沉默。
半晌后,就直指事情的关键,“你扶持墨家,怕是会让人诟病中伤。”
好吧,这是在担忧一些食古不化的老学究,会跳出来指责华雄违背“士农工商”的世理。
想扶持式微的墨家,肯定要授予一些官职的。
到时候,士人们会觉得,华雄在侮辱他们,将一些工匠之流的地位,抬到了与他们比肩的地步。
“先生无需担忧,这点我也想好了。”
看到阎忠不再纠结儒墨之分,华雄心情大好,当即露齿而笑。
........................
三日后,原先的武都军械署,更名为“百工署”。
并向所有人宣告:不论出身,不拘门第,不管是在农桑、格物、还是锻造等方面有一技之长者,皆可入署为吏食俸。
署前左右门楣,还挂着取自《论语·卫灵公》的两句话。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也就是说,奸诈的华雄,这是挂着儒家的皮,做着墨家的事。
当时阎忠看了,嘴角抽了抽,就转头离去,来了个眼不见心不烦。
而成为百工署主事的墨家钜子,则是脸色黑黑的,在心中祈祷着三个月的时间能过得快点。
因为从墨子开始,儒墨两家就因为理念不同,彼此针锋相对。如今他主事的官署,竟然挂着儒家的言辞,这是对先辈的亵渎!
如果不是华雄信誓旦旦的许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