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里的表彰……”林建军犹豫着开口,话没说完就被周志高打断。
“表彰的事别再提了。”周志高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土,“你们能把项目做好,让老百姓在家门口找到工作,比给我发十块奖牌都强。”
“下个月星辰电子的生产线要调试,你们多盯着点,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
林建军点点头,眼眶有点发热。
他知道,周志高心里装的全是老百姓和明月市的发展,从来没考虑过自己。
接下来的几天,明月市的变化越来越明显。
政务服务中心的大厅里,办事群众脸上的笑容多了,步行街的商铺重新热闹起来,不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听说家里来了企业,开始陆续返乡。
产业园里,绿源的厂房已经建起围墙,星辰电子的设备也在陆续卸货,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
周志高却比之前更忙了。
他不仅要盯着产业园的进度,还要指导明月市制定人才引进政策,帮职业技术学校对接企业需求。
有天晚上,老郑看着他办公室的灯亮到凌晨两点,忍不住劝道:“周部长,您也该歇歇了,身体要紧。”
周志高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手里还拿着人才引进方案:“等把明月市的人才公寓政策定下来就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你看,返乡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要是没地方住,没配套的教育医疗资源,他们还是留不住。”
老郑看着方案上密密麻麻的批注,心里一阵发酸。
这位部长总是这样,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却忘了自己也是个需要休息的普通人。
可谁也没想到,就在明月市的一切步入正轨时,周志高却突然消失了。
那天早上,林建军去产业园找周志高,想跟他汇报人才公寓的选址情况,却只看到老郑在收拾办公室。“周部长呢?”林建军心里一紧,有种不好的预感。
老郑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声音低沉:“周部长凌晨走的,让我把这个交给您。”
“他说明月市的班子已经能独当一面,接下来的路该你们自己走了。”
林建军接过笔记本,翻开一看,里面记满了明月市的发展建议,绿源的果汁要打开电商渠道,星辰的配件可以对接本地汽车厂,人才公寓要优先保障技术工人……每一条都写得详细具体,字迹里透着认真。
“他怎么不跟我们打声招呼就走了?”林建军的声音有些发颤,“我们还想请他参加下个月的项目投产仪式,还想……还想跟他说声谢谢。”
老郑叹了口气:“周部长说,谢谢就不用了,只要你们能好好为老百姓办事,他就放心了。”
“他还说,要是明月市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随时给他打电话,他一定尽力帮忙。”
林建军拿着笔记本,站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心里五味杂陈。
他想起周志高第一次来明月市,在步行街听到市民抱怨罚款。
想起在海市招商时,周志高为了争取企业支持,跟陈正明推心置腹,想起无数个夜晚,周志高在办公室里修改方案……这位部长,从来没把自己当“外人”,却在功成之时悄悄离开,不求任何回报。
消息很快传遍了明月市。
赵文博拿着周志高留下的建议,在班子会议上红了眼眶:“周部长把路给我们铺好了,接下来就看我们的了。”
“要是我们干不好,对不起他的付出,更对不起老百姓的期待。”
李明亮更是带着招商局的同志,在产业园的空地上立了块“感恩石”,上面刻着“周志高部长携民兴市,功成不居”十二个字。”
“路过的市民看到,都忍不住驻足,有人还拿出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