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厅堂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汇聚于登临。
“这位公子,是否奴婢轻慢了你?”梅芳糯糯的声音从纱幔之后传出来。
登临讪笑着站起身,将头上和身上的干果蜜饯扒拉掉,“与那位姑娘无关,是我不小心,你们继续,不用管我,哈哈。”
登临来这里听曲,主要是好奇心所致,如今好奇心满足了,又出了糗,他瞧瞧时间不早了,便步出厅堂,离开了怡香院。
现在已是深夜,宵禁中的燕京城告别了白日的喧嚣,宛若一只盘踞在大地之上的巨兽。
登临牵着马,在湿漉漉的街道上溜达着。
两边的青楼勾栏传出伶人的唱歌与客人的喧哗声,间或还有打闹喝骂与哭泣声。
喝多了酒的人摇摇晃晃的走出青楼,或徒步行走,或骑马坐轿。
身着盔甲的巡城士兵走过时,对这些人视而不见。
这里是燕京城的红灯区,形象非常重要,所以看不到城中随处可见的饥民。
登临看到街边的角落里有一个卖馄饨的小摊,恰好肚子有些饿,于是牵着马走过去,点了碗馄饨,安坐下来。
卖馄饨的是一对老夫妻,二人还带着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
男孩长得虎头虎脑的,非常讨喜,手中拿着几颗小石球,在小摊旁自娱自乐的玩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狗娃啊,城里闹鬼哩,莫要乱跑,小心被鬼抓走喽。”慈祥的奶奶边将热气腾腾的馄饨端给登临,边对孙子说。
狗娃大声应了声,跑到爷爷奶奶身边,撅着肉呼呼的屁股继续玩小石球。
此时,馄饨摊的食客,除了登临,还有两个喝的醉醺醺额书生。
登临拿起勺子,吃了一口馄饨。
馄饨很香,登临感觉,能和自己亲手做的烧烤有一拼。
旁边的一名书生打了个酒嗝,开口说道:“老人家,子不语,怪力乱神,这朗朗乾坤,圣人大道之下,哪有什么鬼哦。”
“呵呵,张兄说的甚是,我等乃是圣人门下,胸中自有浩然正气,即便有鬼怪,见到我等也会绕道走的。”另一名书生笑道。
登临鄙视的瞥了两书生一眼,圣人门下,浩然正气,就是让你们两个跑到这里来耕耘的么。
古时候的书生在民间拥有非常高的地位,老百姓会将拥有功名的书生视为天上的星辰下凡。
经营馄饨摊的两名老者自然不敢与书生争辩,连连告罪,说自己不过编故事吓小孩子而已,两位大人莫要在意。
那第二名书生酒劲上涌,嘿嘿一笑,忽然大声道:“兀那鬼怪,还不快快现身,给本公子捶捶背!”
第一名书生哈哈大笑,竖起大拇指,大赞同伴。
这时,第二名书生的嘴巴仿佛是开过光的,只见一道黑气忽然从天而降,落在馄饨摊旁的道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