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听到了罗叶喊自己,但又不确定对方喊的到底是不是自己,又怕自己会错意,惹人笑话,干脆坐着没动。
只能怪这边的方言太难了,太难了,怎么不说普通话呢。
罗叶:又不是在学校上课,说什么普通话。
在罗叶印象里,从幼儿园到高中,也就在课堂上大家才会说普通话,其他时候交流的语言都是当地方言。
就连课后去办公室请教老师问题,如非必要,老师说的都是当地方言。
谁回家了还说普通话的呀,也不怕家里人以为自己读书读成书呆子,连话都不会说了。
“表哥,走了。”罗叶又喊了一声。
“来了,”这次黎小勇跟着出门了。
罗叶带着黎小勇先去了自家院子,回去拿钓鱼工具,还要搬几根小凳子去。
“钓鱼的地方远不远?”黎小勇说着夹杂着他们当地口音的普通话,虽然那普通话也不是很标准,但罗叶表示完全听得懂。
罗叶指着院子外村道对面的一块鱼塘,用普通话回他:“咯,不远,就那块鱼塘,我家的。”
恩,在家说普通话,还挺别扭的,有点不适应。
说到这个不适应,罗叶想起当年刚上大一那会儿,寝室里大家都来自全国各地,
室友们都听不懂对方的方言,
于是大家被迫在寝室里说起了普通话,
继续阅读
最开始那些带着各地口音的普通话,真的是笑的大家肚子疼。
但时间长了,大家也就听习惯了。
当然还有一点为了普通话考级,还是努力纠正了下发音的。
“哦哦,”黎小勇看了下,确实不远。
见罗叶在忙,自己没啥事,黎小勇主动询问:“需要帮忙吗?”
问了这话,黎小勇都觉得有点多余,这要帮就直接上手呀,问什么问,但不问,又怕自己帮倒忙。
“需要,这几根小板凳抬到鱼塘那边去吧,一人一根小板凳。”既然黎小勇要帮忙,罗叶也没拒绝。
为了大家钓鱼不无聊,罗叶又进屋拿了些零食,方便大家打发时间。
“好。”黎小勇开始帮忙搬东西。
不一会儿,四人陆陆续续到齐,各自找了个位置开始钓鱼。
为了不相互影响,大家选的位置,都隔的比较远。
罗叶打算等会人钓些鱼上来,晚上做一盆酸菜鱼,不辣,大家都可以吃。
剩下再挑一些做烤鱼。
至于,晚上能吃啥鱼,全看今天下午的钓鱼成果了。
与此同时,吴书容已经回屋拿冰箱里的羊肉出来解冻了,准备晚上做羊肉汤,这羊肉配蘸料。
蘸料自己配。
这样正好兼顾爱吃辣的和不爱吃辣的众人。
正好从娘家带回来的豆腐乳,也可以拿出来尝尝了。
这羊肉汤和豆腐乳绝配。
罗文则是去地里搞蔬菜和配料去了。
什么小葱呀,香菜呀,地里都是种了些的,方便。
另一边杨素素、罗青秀和刘春梅在自家厨房忙活,
刘春梅负责洗碗,杨素素坐在灶前烧热水,罗青秀在旁边陪着聊天。
“老二呀,小勇这次回来,准备什么时候回去?”杨素素想知道黎小勇能待多久。
也就这里都没有外人,不然这话杨素素都问不出口,客人才刚来,就问人家什么时候回去了?确实不礼貌。
“至少也是过完年吧,等高峰期过了,再买票回去,人少些,票也便宜些。”罗青秀说着计划,好不容易来一趟,先住一个月吧。
自家儿子那工作,年后上班也不着急的。